快三玩追长龙不死方案
你的位置:快三玩追长龙不死方案 > 新闻动态 >
“群众要的,就是咱干的!”麦志均:用实干绘就番禺区陈涌村宜业宜居新图景
发布日期:2025-08-22 04:02    点击次数:85

“这些废旧木板床堆在楼顶至少10 年,屋主总舍不得丢,昨天村里通知了,必须清理干净!”8月12日上午,番禺区桥南街陈涌村党委书记麦志均在运河直街一处楼顶,与十几名工作人员正在清理杂物。自推动“百千万工程”以来,麦志均带领陈涌村以“绣花功夫”雕琢人居环境,建公园、清积水、整卫生······一幅 “干干净净、整整齐齐、长长久久” 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
陈涌村党委书记麦志均

麦志均(左)在清理楼顶杂物

环境升级带火产业

“以前楼顶杂草杂物堆,楼下沟渠变‘臭水沟’,蚊虫到处飞。” 运河直街村民陈阿姨扒着阳台感慨。

环境蜕变,始于“啃硬骨头”的决心。虾蕴片区沟渠积水曾是麦志均的心病。借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防控契机,他带队逐户清积水、运垃圾近百吨、拆高危窝棚。“麦书记站在泥水里一起干活,我们还有啥说的?必须跟着干。”村民小组长记忆犹新。如今,近百人的“家园护卫队”坚持“日巡查、日清理、日反馈”,卫生死角已成整洁街巷。

整治前

整治后

整治前

整治后

环境升级带火了产业,菜市场便是例证。“以前摊位挤、污水流,现在亮得像超市!”陈涌市场猪肉摊主刘叔边切肉边说。今年5月27 日,投入400余万元改造的2500平方米市场启用,海鲜、蔬果、肉类分区明确,既方便本村4000多村民,又吸引周边1.5万多名群众光顾。“现在干净整洁,生意都好起来了。”商户李姐笑着说。

陈涌市场

旧廊架新生荡漾文韵

陈涌公园的蝶变藏着麦志均对文化传承的思考。陈涌公园的旧廊架让他动了心思:“要让村民记得住乡愁,得有承载记忆的地方。”在他推动下,旧廊架变身为228平方米的文化广场,白墙黛瓦透着岭南味,与“孝义” 主题公园的“孝义长廊”、家风故事相映成趣。

陈涌公园

村内墙绘

这里成了村曲艺团的免费“排练场”。去年深秋敬老活动上,82岁的李伯看着儿孙辈表演,笑开了花:“活一辈子没见过村里这么热闹!天天有节目看,心里暖烘烘的!” 这笑声,是对麦志均最好的肯定。

旧廊架变身为文化广场

荒地焕彩增添绿意

村民惊喜地发现,家门口的“绿色福利”多了。沿陈涌路新沥青路南行,昔日闲置地块已成70亩体育公园:绿意葱茏间,小微湿地泛着波光,600米缓跑径蜿蜒,4.7万平方米的休闲空间供村民徜徉。“村民需要的,就是我们要干的。”这是麦志均推动荒地蝶变的信念。

陈涌体育公园

环境变好带火了周边商业氛围。公园旁旧厂房改造成的运动装备体验馆人气很旺。“公园人多,我们生意也火!”店主忙着招呼顾客,“村民方便,我们也有奔头!”来穗人员张小姐赞道:“公园在家门口,下班散步、周末打球,比城里还舒坦!”

体育公园周边的运动馆和体育馆

和美家园触手可及

“环境是面子,更是里子。面子靓了,村民才有幸福感;里子实了,发展才有根基。”站在公园里,麦志均望着蓝天白云,满眼期待:“下一步将建停车场、乒乓球器械区、滨水步道、儿童活动广场等功能区域,把体育公园和周边产业串起来,让整洁漂亮的环境和‘公园经济’惠及村民。”

从整治卫生顽疾到打造文化地标,从盘活荒地到培育产业新机,麦志均带着陈涌村民一步步把“百千万工程”蓝图,变成了触手可及的幸福和美家园。

文/图:番禺融媒记者 钟世伟 陈国添 黄国宏